山乡“仙草”吐芬芳 ——全国首个野生铁皮石斛自然保护小区落户鹿亭札记
发布时间:2018-06-12 点击量:20432018年6月11日,全国首个野生铁皮石斛自然保护小区在鹿亭乡建立,这为我市保护、开发野生铁皮石斛资源,以及乡村振兴、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途径。那么,全国首个野生铁皮石斛自然保护小区为何落户我市呢?记者采访了有关人士,了解到鲜为人知的故事。
四明山上有“仙草”
铁皮石斛位列“中华九大仙草”之首,是名贵的中药材,因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和珍稀程度,被称为“药界大熊猫”。在我国,野生铁皮石斛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二批),属国家重点一级保护植物,也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的物种。
鹿亭乡自古就有“神鹿衔仙草”的传说,良好的自然生态使这里成为野生动植物的天然宝库。2010年,宁波舜韵集团董事长姚国祥在与鹿亭乡结对扶贫的过程中,听说这里有一种神奇的植物叫“救命仙草”(即野生铁皮石斛),但随着资源的过度开发,现已濒临灭绝,只在鹿亭一些地方,有村民曾发现“仙草”的踪迹。
在村民的带领下,姚国祥翻山越岭,终于在一处岩壁上发现了“仙草”。他如获至宝,将两株野生铁皮石斛送到浙江大学生物研究所,委托校方在进一步鉴定的基础上,进行繁殖培育。
2012年,首批野生种源培育的铁皮石斛种苗在浙江大学生物研究所顺利交接。同时,双方合作成立浙江大学铁皮石斛组培实验室,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浙江韵芝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令姚国祥没有想到的是,当他带着浙江大学的专家再次赶赴鹿亭乡时,原先生长野生铁皮石斛的地方已没有一株“仙草”,原来是被某位只重眼前利益的村民挖走了。
2014年5月,宁波市药检所植物专家林海伦在鹿亭乡野外科考时,在一处岩壁上发现了疑似野生铁皮石斛的植物。这一发现引起我市有关部门的重视。2015年8月,市农林局牵头,邀请专家进行鉴定,确认该植物为野生铁皮石斛。
鉴于野生铁皮石斛极高的药用价值和知名度,为使这一物种得到有效保护,近日,省林业厅批准,决定对已发现的野生铁皮石斛及生长区域以设立自然保护小区的形式予以保护,这也是全国首个野生铁皮石斛自然保护小区。
全国首个野生铁皮石斛自然保护小区在鹿亭乡建立后,我市建立了相应的管理机构,并委托辖区政府和浙江韵芝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相应职能,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自然保护小区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积极开展自然保护小区的检查监测等活动,做好宣传工作,使野生铁皮石斛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并为乡村产业振兴发挥巨大作用。
让“仙草”造福百姓
据浙江省野生动植物保护总站副总站长周晓丽介绍,目前,铁皮石斛在我省的栽培面积已达4万亩,总产值达80亿元,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在全国起到了引领和标杆的作用,为我省打造中医药强省、健康产业大省和乡村振兴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可观的经济效益对野生铁皮石斛资源造成的压力也是巨大的。从全国范围来看,野生铁皮石斛资源已基本枯竭。全国首个野生铁皮石斛自然保护小区在鹿亭乡的建立,对保护、开发野生铁皮石斛资源以及进一步挖掘其药用保健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为全国首个野生铁皮石斛自然保护小区的所在地,鹿亭乡对保护、开发野生铁皮石斛资源高度重视。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发展铁皮石斛产业,鹿亭乡充分利用野生铁皮石斛资源优势,引进浙江韵芝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并与浙江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合作研发铁皮石斛深加工项目,还开创了全市仿野生种植铁皮石斛先例,形成集种植、培育、观光、科普、销售于一体的全新模式。目前,鹿亭乡已种植铁皮石斛80余亩,年产值400余万元。
鹿亭乡乡长郑杰告诉记者,他们将以野生铁皮石斛自然保护小区落户为契机,认真履行地方政府生态环境保护和监督责任,妥善处理好保护小区管理与地方经济建设的关系,实现生态保护和生态经济共同发展。
目前,浙江韵芝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推出铁皮石斛条、铁皮石斛花、石斛餐饮、石斛护肤品等系列产品,董事长姚国祥告诉记者,2017年,公司与7所大学、5家企业合作,承担了国家重大科技研发项目——铁皮石斛大健康产品研发项目,力图通过科学研究让更多人享用铁皮石斛这一人间“仙草”。
保护是开发的源头,为此,该野生铁皮石斛保护小区设立管理办公室,聘请了保护小区联系人和管护人员。除了日常的值勤,保护小区内还安装了监控系统,纳入鹿亭派出所公安监控网络,使野生铁皮石斛这一宝贵资源更安全地在四明山扎根开花。
上一篇:韵芝堂铁皮石斛种植与生态观光 标准化示范区成功验收 [2018-06-17]
下一篇:浙江韵芝堂石斛文化博物馆在香泉湾山庄落成 [2018-02-20]